人眼的屈光情况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变化
婴幼儿——低度远视状态
学龄前——基本达到正视,一般到7岁完成正视化过程
青春期——出现近视,随年龄增加不断加深
成人期——屈光状态基本稳定
30岁以后至45岁——轻微远视方向移动
老年人——由于晶体曲度减弱、皮质折射率升高、核性白内障等原因,可呈远视或近视状态改变
人眼的调节力随着年龄增长,在一生中不断变弱
01
近视的配镜处方原则
1、假性近视(调节性近视)
解除调节痉挛,调节放松训练,可以赋予睫状肌麻痹性治疗。
2、真性近视
及时配镜纠正视网膜离焦,最佳矫正视力(MPMVA)。
3、高度近视
初次配镜可不全部矫正,可分批矫正,每次增加光度不宜超过-3.00D,可选RGP硬镜。
02
远视的配镜处方原则
1、6岁以下(阿托品散瞳)
弱视/调节性内斜视——基本足矫(大瞳给镜)
① ≤+3.00D 裸眼视力正常,眼位正常,无视疲劳症状——暂不配镜,定期复查;存在症状,按>+3.00D处理
② >+3.00D 裸眼视力低于正常或存在视疲劳症状——全矫处方
2、7—18岁(建议散瞳)
① 无视疲劳症状,远近视力均正常,眼位正常——暂不配镜。定期复查
② 调节性内斜视 / 弱视——基本足矫
③ 远 / 近裸眼视力差——显性远视(MPMVA)
④ 存在视疲劳症状——显性远视
3、18岁以上
① 无视疲劳症状,远近视力均正常,眼位正常——暂不配镜,定期复查
② 远 / 近裸眼视力差,视疲劳症状——显性远视
注:作为学习参考,不作为其它用途!